南通啟東:祖孫三代人,接力護長江
早上7時,長江口寒風凜冽,堤壩上荒草都耷拉下了頭。66歲的長江凈灘員吳亞玉沿著江堤,細細巡查自己的2公里“防線”,“游客會越來越多,我們要勤快點。”
約1小時后,吳亞玉報出上午的成果“撿到瓶子10個”,她的兒媳石培賢和孫子張宸瑜立即掏出手機,在備忘錄上記下。祖孫三代共同守護長江,已成為當?shù)厝耸煜さ膱鼍啊?/p>
啟東圓陀角,江海交匯處,每天江蘇的第一縷陽光從這里升起。吳亞玉出生在圓陀角連興港村,聽著濤聲長大。“小時候,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爸爸去江邊,一邊采文蛤一邊吹著清涼的江風,特別舒服。”在吳亞玉的記憶中,長江像一個取之不盡的“大魚塘”,“家里沒菜吃了,就去江灘上抓螃蟹、采蛤蜊,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捉到河豚。”
然而,2015年有親戚從新疆來到啟東,吳亞玉興致勃勃帶他們到江邊體驗捉魚捕蝦的樂趣,沒想到,半天一條小魚都沒撈到。“滿地爬的螃蟹不見了,就連以前隨處可見的文蛤也要眼尖點才能發(fā)現(xiàn),再這樣下去,江里的魚蝦就絕種了。”接連幾晚,吳亞玉輾轉(zhuǎn)難眠。2016年,貫徹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(fā)”國家戰(zhàn)略,啟東招募長江凈灘志愿者,吳亞玉毫不猶豫報名加入,除了做好灘涂整潔,每次看到有人用“絕戶網(wǎng)”捕魚,她都要上前勸阻。
看著婆婆吳亞玉風雨無阻守護江灘,兒媳石培賢既感動又心疼,一有時間,就和婆婆結(jié)伴同行。不久她也提出申請,加入凈灘志愿者隊伍。
2020年1月1日起,長江南通段全面禁止生產(chǎn)性捕撈。“聽到這個消息,我們特別振奮,長江真的不能再捕了!”石培賢說,雖然長江禁捕,凈灘志愿者的責任依然不輕。大量漁網(wǎng)被遺棄在淺水處,和雜草長在一起,魚群覓食很容易被漁網(wǎng)纏住。“那段時間,我們的主要任務(wù)就是找到那些漁網(wǎng),剪下后再處理掉。”
耳濡目染中,吳亞玉的孫子張宸瑜也成了護江達人。“上小學(xué)時,奶奶和媽媽在江邊打撈垃圾,勸阻游客亂丟垃圾的情景,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中。我把這些見聞寫成小詩,發(fā)表在班級黑板報上,有時也在江邊念給游客聽。”17歲的張宸瑜已是南通一所專科院校的學(xué)生,在學(xué)校加入了“環(huán)境保護協(xié)會”。每次放假回家,他都會和奶奶、媽媽一起守護江灘。張宸瑜認為,在撿拾垃圾之外,凈灘志愿者的工作還可以拓展到生物保護、空氣污染防治等更多領(lǐng)域。
“孩子比我們強!”吳亞玉欣慰地發(fā)現(xiàn),張宸瑜做起環(huán)境保護工作,身上好像有使不盡的力氣。
“我有一個夢想。”張宸瑜告訴記者,“總聽奶奶說長江過去有多美,我希望等我的孩子長大時,長江生態(tài)全面恢復(fù),能夠看到奶奶記憶中的美麗長江。”
□ 本報記者 徐超 通訊員 黃欣美 徐楠楠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